5月28晚,文化传播学院承办的“百廿山大,学术报国”迎校庆百场学术报告的第六场活动如期举行,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沙志利先生应邀为我校师生作了题为“从古籍整理实践反思??毖Ю砺邸钡难醣ǜ?,报告由文化传播学院的朱新林老师主持,与会师生们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聆听了这场报告。

沙志利老师首先简单介绍了自己的学术履历,在长期的学术实践中,他深感??惫ぷ髦痹?,需要在实践中进行品味和打磨。本次讲座他就从个人的实践经验出发,分别从??惫ぷ鞯男灾?、文献层次的建立与??惫ぷ鞯姆段?、??苯峁某氏终馊矫娼新凼?,分享其在??惫ぷ髦械乃伎己透形?。

首先,沙志利老师提出??币话阌辛礁瞿康?,一是最大可能的恢复古籍的原貌,二是尽可能的恢复著者的原意。他以倪其心、段玉裁等人的主张为例讨论了??惫ぷ鞯摹霸病蔽侍?,并进一步指出:对于大部分典籍来说,??惫ぷ骰指吹闹荒苁侵叩脑?,而不是真正实际存在过的稿本原貌,虽然二者有时是基本重合或者完全重合的。接着,他又以章太炎的《春秋左传读》为例阐明了??惫ぷ鞯男灾?,即??惫淌切?闭叩男睦砘疃鞯嫉囊恢执丛煨岳投?。
其次,沙志利老师又以层次复杂的书籍??蔽?,谈及??被疃目凸坌?,即在??惫讨行?闭叨晕南撞牧鲜怯邢嗟背潭壬系囊栏叫缘?。他提到,??惫ぷ鞯姆段怯写笮≈值?,文献层次和构拟原貌两个概念互相交叉,要分清源流、明晰层次划分,才能更好地进行??苯峁亩ㄎ缓屠斫?。沙志利老师还以自己参与的《论语集解》??蔽?,点明了文献层次的概念,并将??惫ぷ鞣治笮?焙托⌒??。
再次,在??苯峁某氏址矫?,沙志利老师认为,??背晒氖涑霾皇粲谛?惫ぷ?。在对某些层次的文本原貌或著者原意进行构拟后,??惫ぷ饕丫瓿闪?。在此基础上,沙志利老师论述了古籍整理成果可能承担的任务:忠实地反映底本原貌,忠实地展现??惫?,便于研究者利用,满足读者所要求的阅读体验。
最后,他指出,??笔且桓鲇牢拗咕车墓ぷ?,新的资料、方法、视角,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惫ぷ饕残枰胧本憬?。

在沙志利老师的答疑环节中,与会的同学积极发问,提出如何实现??卑俜种僮既返奈侍?,沙老师对此作了精辟回答。他认为,100%把握住古籍中每一句、每一词的原意是一个相对的问题,??北旧砭褪侵骺凸巯嘟岷系?,且主观因素居于主导地位,因此??钡淖既范扔θ【鲇谛?闭咦陨淼娜鲜队氚盐?。此外,朱新林老师与沙老师就选择权威版本还是简洁版本阅读的问题作了交流,沙老师认为大多数人会选择简洁版本,因为读起来更容易,并且指出简洁版本会因为受众多,发行量大而长久流传。
朱新林老师对本次报告做了总结,感谢了沙老师以他丰富的知识为大家奉献了这样一场精彩的讲座。朱新林老师认为本次讲座的理论水平很高,尤其是沙老师所提出的文献层次理论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对于解决目前??毖Я煊蛑械囊恍┯泄匚南椎妆镜睦哑挠兄?。同时,沙志利老师不忘对有志于从事古籍文献研究的同学们表示鼓励。
(文:郭晓雨、包娜娜、谢怡琳、李启月、吴楚妤,图:张潇艺)
【主讲人简介】沙志利,男,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文学博士。现为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长期致力于《儒藏》编纂工作。近年来主要从事儒家典籍的整理;儒家典籍的文献学研究;章太炎《左传》学研究等。